首页>>以案说法>>以案说法
以案说法

以案说法

青岛创新工伤保障制度成效显著,解决企业与职工痛点

时间:2025-07-02 20:37 作者:佚名 【转载】

东莞常平律师获悉

大众网记者 潘文强 青岛报道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持续优化,青岛这座海滨城市以创新精神为画笔,以民众福祉为颜料,勾勒出了一幅充满温情与稳固的保障图景。近期,从青岛金融监管部门传来消息,青岛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行的新型工伤保障体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至2024年年末,已有1823家企业加入了该保障体系,超过18万名职工因此获得了实实在在的保障。这一制度创新将工伤保险与伤养服务有效结合,为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青岛模式”的宝贵经验。

创新模式,解决企业与职工痛点

传统工伤保障体系面临覆盖范围有限、中小微企业承担压力大的困境。青岛市区别出心裁地实施了“基础工伤补充险+职业伤害险”的组合模式,精确地缓解了这些难题。

为解决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工伤赔偿难题,基本工伤补充保险推出,企业只需每月支付每人20元保费即可参保,且保险公司将承担工伤待遇的80%赔付责任。例如,青岛一家制造业企业为员工购买了这项补充工伤保险,其中员工徐先生在操作设备时不幸受伤,经劳动能力鉴定,被评定为十级工伤。企业除需承担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外,还需支付停工留薪期间的护理和工资补助金共计6.7万元,以及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伤决定书下达后,补充工伤保险及时进行了理赔,赔付了5.1万元,因此,企业最终只需承担1.6万元的赔付金额,这显著减轻了企业的经济压力。

职业伤害保险为新就业群体构筑了一道坚实的防护屏障。它将长期被边缘化的新业态从业者纳入了保障体系 东莞常平镇律师 ,在相同的缴费标准下,其提供的保障力度显著超过了雇主责任险、团体意外险等其他商业保险,同时巧妙地规避了因劳动关系界定模糊可能引发的劳动争议。依据《工伤保险行业风险分类表》,企业将缴费标准划分为六个等级,费用从每人每月20元至200元不等,此举既可确保员工获得工伤职业伤害医疗赔偿金、一次性伤残赔偿金、一次性身故赔偿金等各项工伤赔付,又有效减轻了企业的用工风险,从而让新就业群体得以安心从事工作。

伤养服务,提升工伤失能者生活质量

针对工伤致残者生活困境,青岛地区开创性地实施了伤养服务项目,旨在为这些工伤致残者提供量身定制的医疗康复以及养老照护服务。该服务的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商业保险公司以及伤养者本人合理分摊,同时,通过补充工伤保险的居家或住院服务补贴,有效减轻了工伤致残者的经济负担。董师傅,52岁,曾是工伤致残者,过去每月高额的康复费用让他只能闭门休养。自从伤养服务政策推行以来,经公司牵线,他得到了康复机构的专业照护。每月只需支付1000多元的自费,就能覆盖所有费用,他的生活状况因而得到了显著改善。这一政策不仅让工伤失能者受益,也促进了伤养机构与商保公司等多方共赢,共同构建了一个“多方受益”的伤养服务共同体。

科技赋能,实现业务高效办理

在信息技术创新领域,青岛运用科技力量,成功构建了保险公司与人社部门之间的数据通道,确保了与基本工伤保险的“同步核定、同步参保、同步理赔”功能。企业用户能够通过青岛人社提供的统一公共服务平台,在线完成整个业务流程,此举显著提高了办理速度和操作的便捷性。

自2023年1月起实施至今 常平镇律师 ,该新型工伤保障制度取得了显著成效,荣获了青岛市政府颁发的金融创新奖项,并被选为“2024央视财经金融强国年度盛典”的案例之一,同时,其成果还在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进行了展示。这些荣誉不仅是对青岛在创新领域所取得成绩的认可,而且为全国范围内构建多级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在未来的日子里,青岛市将持续深化各项改革措施,致力于不断优化工伤保障体系,从而为更多的企业和职工构建坚实的民生安全屏障。

常平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